2)第四百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来接见我,

  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: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?

  我听后回答说:中国人怎么不行啊!”

  “然后就给伱录下了?”

  “我这可是经过钱老允许的。”

  这一会,古铮铮多希望有那么一天,自己也能够亲自去采访功勋高层:“你们可真牛!”

  “那是,”周也明:

  “当时我看见江山交上来的剧本时,第一个感觉便是,无论如何也要一丝折扣不打的完成这部作品。

  知道我当时费了多少功夫吗?

  亲自下场联系演员联系服装道具,布置现场布控灯光……

  好在江山和扶林都是干事的人,才令这场戏完成的如此漂亮。”

  要说周台长这次还真得很给力,为了在最短的时间给剧组找来大量的专业演员。

  破天荒的以央视的名义在艺校、剧团内张贴了招募令。

  一句“为国庆献礼”,令从不允许学生接戏的中戏,也只能暂时闭眼。

  “那一大的召开日期你们又是怎么确定的?”古铮铮对这事特好奇。

  “你去找一下《中国社会科学》杂志,今年的第一期,”

  周也明道:“那上面有一篇文章《一大的召开日期和人数的考证》。

 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,人家为这事已经忙了很多年了。”

  中国在2、30年代的纪录十分混乱。

  “一大”中能一直坚持到底的同志只有两位。

  但对于“一大”究竟是哪天召开的事?他们也表示记不清了。

  之后因为只能确定一个笼统的时间7月份,便将7月1日定为了党的生日。

  说来也巧,等时间来到1980年时。

  解放军后勤学院的一位党史专家,在一月份的《中国社会科学》杂志上,发表了一篇文章。

  他通过多年的资料收集,最后在苏联的一份报告中找到了这样一行记载:

  ——从7月23日开始,中共一大召开了。

  另外在此之前,燕京革命博物馆的管理员李俊臣,在查找到一份1921年的《新青年》报时,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。

  当年陈公博还没叛变时,在《新青年》报上发表了一篇游记《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》。

  细心的李俊臣,在这篇游记中发现了隐藏的秘密。

  陈公博在游记中写到:7月14日启程赴上海参加了一个学社,并在那里遇见了两位外国朋友。

  李俊臣推断,这里面说的“上海学社”应该就是“一大”。

  而那两位外国朋友,对应的就是两位共产国际代表。

  按这篇游记记录的日期,会面的时间正好就是7月23日。

  可惜的是,无论是革命博物馆的李俊杰,还是今年《中国社会科学》的这篇文章。

  均没有引起当今人民的注意。

  最后,倒是让央视的一部“国庆献礼片”,昭告了天下。

  ……

  央视的“国庆献礼”,首播告捷。

  这一会,中戏、北影、燕京的各大话剧团,都在眼巴巴的等着这部片子的重播。

  只要这片子一在电视里出现,立刻会引来一片激动。

  但凡能在里面露个脸的,都得指着电视兴奋上小半天。

  其中,也包括李大钊的扮演者李雪健同志。

  虽然不会像艺校的学生那样兴奋,但当他又在电视机里瞧见自己振臂高呼的模样时。

  仍会摸着下巴,忍不住笑出来。

  跑了那么多年的话剧龙套,一出境居然就是个如此显眼的名角色。

  能不激动嘛!

  另外,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。

  总觉得那位名叫江山的副总导演,始终对自己尤为尊敬和照顾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6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